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济视野 > 基金 > 文章 当前位置: 基金 > 文章

如何应对全球股市巨震?附3点建议

时间:2020-03-18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股市在近几周内出现了剧烈波动,此刻大家一定非常关心A股的后续走势,以及A股(基金)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意识到一点,美联储(美国央行)周末再一次紧急降息,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行为。

按常规的流程,原计划是本周四开会讨论,但就是这4天都让美联储等不及了,这表明西方国家对疫情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状态。

我们知道,对疫情的重视是好事,这能抑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如中国的疫情目前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这个时间点可能比很多人的预期要早。相反,如果对疫情不重视、不防护,才是更让人担心的。

同时,在全球进入疫情降息潮的当下,中国央行还一直保持着克制,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势,颇有中华文明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为后续事件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政策调整空间。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多是受情绪的主导。

实际上,今天小广也并不是来给大家安慰鼓励的,而是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科学,能应对大多数市场环境的方法。

?<1> 每次大跌都是重新检视资产配置的机会?

经验和教训:A股市场波动大,上涨时很焦虑,担心自己买少了,下跌又很恐慌,感觉自己买多了。如何能够在2008年/2015年/2018年避免大幅亏损?

可以怎样做: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置股票资产的占比?

理论上年龄越大,股票类资产的比例要逐渐降低,处于退休或临近退休阶段的投资者,股票类资产最好不超过20%的比例。而年轻的投资者,工资的收入大于理财的收入,如果有3-5年内不需要用到的闲钱,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股票类资产的比例。

灵活配置股票、债券基金,创造更理想回报?

历史上,股市和债市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涨跌不同)的情况,两者结合才可以让资产表现更平稳。

股票、债券的波动水平、风险收益预期不一样,按照不同的存款用途,将钱放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创造更理想的回报。算上货币基金,就是短、中、长期的三种需求,合称管好理财的“三笔钱”。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广发基金公众号后台回复“三笔钱”查看资产配置详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资产配置的比例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可以根据市场的表现做调整,市场跌的越多,原来配置在债券的钱,就到了分批往股票资产进行转移的时机。但不能偏离原比例上限太多(10%-20%),只有在市场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

虽然下跌可能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来看上证指数2800点下积累的份额,会比3500点上买的要划算,这是一种不预测市场走势,只根据资产配置价值去考虑方法。

同样,股市越往上涨,也可以适当分批止盈,降低仓位。千万别做反了!!!在股市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不断加仓,实际上是比较危险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恐慌,只是因为我们的仓位水平,不符合自己的风险收益预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现在你是轻仓,你是不是挺乐意看到市场下跌带来的投资机会呢?

?<2>?建立自己的投资纪律?

经验和教训:投资A股,择时很难,常常追涨热门的行业板块,结果吃肉的时候没赶上,挨打的时候都赶上了。

可以怎样做:

在仓位水平、市场指标、止盈止损线等方面建立纪律?

如前文提到的股票资产比例限制,这是原则的问题,需要依靠严格的投资纪律去遵守,不能涨的多了就贪心,为的是在遭受最极端的市场情况时都能比较好的应对。

同样,任何时候不能因为一些板块涨的多了,就疯狂追加,始终要在股票类资产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散,也需要建立自己的规矩。

例如单个基金或行业板块,不超过自己股票类资产中比例的30%,虽然可能牺牲一定的进攻性,但换来的是降低单一行业板块下跌调整,对整体资产造成的风险。

严格执行自己的投资纪律,不追涨杀跌,剩下的就交给市场和基金经理去表现吧。

?<3> 应对不确定性较高走势更好的方法是定投?

经验和教训:即使巴菲特也不能准确预测市场,跟随急涨急跌的市场进行交易,对于后知后觉的普通投资者往往很吃亏。

可以怎样做: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而对于定投的人来说,也不需要预测市场

基金定投本身就是一种佛系的投资方法!做定投的人,不需要根据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的变化,考虑加仓或减仓。

如果你有具体的止盈目标,就严格按照自己的止盈目标去操作,其他时间,就坚定地投入,淡定地面对市场涨跌。

PS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上一篇:上投摩根孟鸣:相对积极布局A股 港股、黄金也可关注

下一篇:想割肉卖基金卖股票?彼得?林奇:放心,天塌不下来

推荐阅读
合作网站 | 联系《雄安之窗》 | 关于《雄安之窗》
中ICP备17000123号  |   QQ:663924333  |  地址:您若喜欢此域名,请联系购买!内容与域名无关,若有侵权,请来函处理。  |  电话:66392433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