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6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来源:好买财富 近期全球股市剧烈波动,A股结构性行情也有所修整。刘天君认为,最恐慌的时期大概率已经过去,对A股后市保持乐观,科技、医药、消费仍是值得长期布局的三大领域。 “过去一段时间美股的下跌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未来美股可能继续寻底,但最恐慌的时期大概率已经过去。”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处于收尾阶段,经济活动恢复,居民财富也在不断增配权益类资产,对A股后市保持乐观。” “近期创业板科技股快速上涨,积聚了一定风险,此时应避开估值虚高的标的,寻找估值合理且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 近期,在好买财富举办的专场交流会上,泰旸资产刘天君发表了以上观点。 最近几周全球股市剧烈波动,A股结构性行情也有所修整。刘天君认为: 一、居民财富增配A股资产是大趋势,对A股未来保持乐观。 二、科技、医药、消费仍是值得长期布局的三大领域。 长期看A股配置意义显著 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3000亿,销售火爆,居民财富加速配置权益类资产。虽然资金入市的节奏可能和市场热度有关,但长期看,国内居民增配A股是一个方向确定的大趋势。 首先,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性价比越来越明显。今年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而通胀则处于高位,1、2月份CPI同比增速均超5%。低风险的固收投资已很难跑赢通胀。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切换,地产行业以稳为主,房产投资已较难复制以往的辉煌。未来A股资产或成为居民投资的首选。 其次,随着A股国际化和机构化,市场发展成熟,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港股通开通以来,外资不断流入,目前北上资金持仓市值已达1.4万亿,算上QFII后,外资持有A股市值近2万亿。A股国际化和机构化使中长期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主流。市场更加理性,真正的好企业、好基金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长期回报。 尽管近期海外股市波动剧烈,但如果把目光放在国内,把视角拉远拉长,A股仍具有明显的配置意义。 科技、医药、消费值得长期布局 泰旸资产的核心投资理念是优选赛道、精选个股,寻找长期成长性强且估值合理的标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科技、医药、消费是能长期创造超额收益的板块。 一、科技:进攻型前锋,把握高速增长子行业 科技行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过去十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持续跑赢道琼斯指数,2019年,美国科技股市值已占美股总市值25%,较十年前提高10个百分点。反观A股,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不到15%,科技企业仍有增长空间。 投资层面,刘天君看好三个子行业: 1、云服务:此次新冠疫情为线上服务企业带来了大量需求。云服务行业今年一季度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云办公习惯的养成,客户留存,行业长期发展迎来利好。 2、游戏娱乐: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居民闭门不出,选择线上娱乐方式。手机游戏流量大增,拥有优质IP的好产品将受益于这次机会。未来云游戏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3、智能手机配件:随着5G渗透率提升,5G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多镜头、无线耳机等智能机配件需求上升,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 年初创业板科技股快速拉升,短期积聚了较大风险。一些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企业估值虚高,但同时也有很多龙头公司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二、医药:攻守兼备型中场,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新冠疫情再次证实了医药行业对一个国家的重大意义,泰旸资产看好创新药和研发外包(CXO)两个细分领域。 1、创新药:国家对于创新药研发高度支持,新药审批速度加快,创新药行业具有长期增长空间。 2、研发外包(CXO):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创新药研发领域,研发外包服务需求增加,相关企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医药行业发展确定性强,投资者能长期分享业绩兑现的红利。布局医药,攻守兼备。 三、消费:防御型后卫,好公司可做基础性配置 优质的消费企业长期价值稳定,可以作为基础性的防守配置。泰旸资产既关注需求稳定的传统可选消费品,也关注新媒体、新渠道带来的消费领域新业态。 1、可选消费品:新冠疫情冲击下,药物、食品等必须消费品需求大增,而可选消费品需求下降。疫情过后,可选消费品的需求将修复。以高端白酒为例,虽然行业需求有阶段性下滑,但龙头企业的长期价值不受影响,仍可作为投资组合的基础性配置。 2、消费领域新业态:消费领域除了要关注品牌、关注营销模式外,也必须关注新浪潮带来的新变化。随着网红带货的兴起,线上化、媒体化、碎片化已成为销售的新业态,能利用这种新业态的公司将更具竞争力。 总结以上,刘天君认为,近期全球股市波动剧烈,但美股急速暴跌之后,最恐慌的时刻或已过去。而且如果将视野聚焦在国内,A股仍是能跑赢通胀的长期配置选项。泰旸资产也会把研究重心放在公司基本面,在科技、医药、消费三大领域分散配置,将企业的创新发展作为收益驱动,用板块的均衡配置防御风险。不贪恋牛市、不惧怕熊市,做出可持续的长期业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上一篇:投保有道:3·15细说新证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