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在前面几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基本面和流动性,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析最后的政策面。政策面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中,我们说的政策面,主要指的是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在分析债券市场时,我们会遵循从基本面到政策面再到资金面这样一个线性逻辑。
比如现在基本面较弱,我们就会预期为了推动经济,货币政策有可能会转向宽松,并进一步认为在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后,资金面也会变得宽松,从而带动债券市场走牛。反之,则相反。
这里我们假定的是货币政策主要跟踪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刺激需求,在经济过热的时候,货币政策收紧,控制需求增速。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国内的货币政策目标往往更加复杂,比如国际收支平衡、发展金融市场等都在国内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中。
在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开始越发地重视金融市场的波动,并逐渐建立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来跟踪金融周期。这对债券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比如2016 末的金融严监管就主导了当时债券市场的行情。金融严监管配合着当时逐渐收紧的货币政策推动了2016 年债券市场进入熊市行情。
目前,央行一直在努力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其中,货币政策跟踪经济周期波动,主要针对的是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侧重于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水平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则主要着眼于金融周期,在乎的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国内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到底都在说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之间的关系。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