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7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当前,中超最为引人关注的当属俱乐部改名,热度已经超越球员限薪。此话题早在两年前就曾被谈及,只不过当时处于意向阶段,各俱乐部还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新一届足协班子在改名问题上态度更为坚定,不过与此前外界判断不同的是,这次采用了“一刀切”,之前,曾有国安、建业、泰达等老牌劲旅可沿用名称的说法,如今并没有成为现实。 应该说,这样的变化让上述几家俱乐部措手不及,尽管中赫主动向足协申请保留“国安”二字,但并没有得到答复,在此情况下,足协展现了铁面无私,继续出台了中性化改名规定,如果按照新规,“国安”二字将很难保留,实际上这也可以看作是足协的一种回应。足协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解,“一刀切”的理由是为了公平,如果国安等球老牌队保留名字,对于其他球队就不平等了。应该说,足协的理由说得过去,毕竟标准是唯一的,但在操作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到老牌球的接受程度,毕竟沿用了20年以上的名字,一时改变肯定是不适应。 尽管申请未有答复,但国安依然在为名字而努力。据了解,国安管理层继续将继续自己意见,坚持保留“国安”二字。按照足协的规定,需要年底前完成申报,能否审核通过将在明年1月中旬前予以答复,名字不符合标准的俱乐部可以调整,1月31日前再一次提交,足协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至于如果再无法通过,俱乐部的参赛资格就悬了,因为足协明确要求,如果名字不达标,俱乐部将失去中超资格。 不难理解,中赫坚持使用“国安”也是冒着不小风险,此番果断也是拼上了中超资格,一旦无法通过,如果“硬扛”下去的话,很可能失去中超资格。足协既然已经公布了新规,调整幅度并不大,明知道保留名字的可能微乎其微,中赫依然这样选择,也是再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样也是再搏一次。不过一旦足协能够认可,那此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